花季之殇教育之病—高三女孩投水自杀的背后
2018年2月2日上午九点四十左右,高三女生纪如玥向老师请了病假后离开了学校,但是并没有回家。
随后,家人在城内及周边疯狂寻找,全城朋友圈发起动员,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许多热心民众协助寻人。
然而,整整四十天之后,仍在苦苦寻找的家人等到的却是难以接受的噩耗。3月13日上午,有人发现女孩的尸体漂浮在象山公园深潭的水面上。
春回人间,万物复苏,这个花季女孩却以令人无法接受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悲剧事件让人扼腕叹息,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十七岁的女孩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毅然决然地跳进70余米的深潭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内心究竟隐藏着多么深的绝望和创伤?她的自我信念为何如此轻易地崩塌?
据说纪如玥成绩优秀,在全年级正常居于前10%,当天因感觉月考成绩不理想感到失望,之前其家长因女儿成绩下降而砸了电脑和手机。
这个发生在身边的悲剧在留给我深深的痛惜之后引起我深深的反思。这是一个亿万学生群体中的一起极端个案吗?还是有众多的纪如玥们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已是沉疴痼疾,中国学生生存状况堪忧。这里我所说的教育是大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全社会的教育生态,我所说的学生的生存状况也不仅指在校生存状态,还包括在家庭在社会。
中国教育已是系统性的问题、方向性的问题,既缺乏科学精神,也缺乏人文关怀,既是教育行业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
教育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教育的环境是整个社会。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导致人的严重异化。在社会与成人的眼里,孩子异化为某某档次的学校某某档次的成绩;在学校和老师的眼里,学生异化为某某名次能考某某学校的一个指标。
教育即生长-自然而和谐地生长,生长是灵性的展开,是自我的绽放,是探索的旅程,是生命的享受,而异化的教育环境正是生长的大敌。
人们认为杨树是好的,于是所有的树被要求长成杨树,人们认为十米高的大树才有价值,于是所有的树拼命向上攀长,人们认为主干是有用的,枝条是无用的,于是所有的树被禁止长枝条,被鼓励长主干。人们想过每棵树的感受吗?
教育被物化、被扭曲、被利用,变成一只丑陋的怪兽。在它的威胁之下,只见刀光剑影,难存和谐美好。
我们的教育缺失的太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个度:情感的温度、心志的高度、理性的深度、期望的适度。
一、情感的温度。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敏锐而真实的,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成人之师。成人世界精明圆滑的背后实质是麻木而虚假,他们只为目的服务,他们思维僵硬,不再有好奇和敏感。与孩子为伴的成年人,要再次回到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和思想。他们的内心稚嫩而脆弱,缺乏处理情感冲突的经验,特别是青春期孩子,面对现实世界各种信息洪流扑面而来,他们的内在世界会掀起难以平息的波澜。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老师、朋友、书本、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支持,如果没有处理各种信息和冲突的体验经历,他们往往会陷于情感起伏和冲突中难以自拨。
现实中,与孩子接触最亲密的是父母、老师、同伴,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很多成年人自己都生活在虚浮和躁动之中,生活的重负和内心的失衡使他们自己的内在世界都处理不好。很多孩子缺乏温暖的情感依靠,找不到栖息心灵的安全港湾。有些孩子与同龄人结伴厮混或谈情说爱,其实他们是由本能的驱使,他们是在相互取暖,他们是在寻找安全感和存在感。尤其是在应试的压力之下,人变成了工具,家长利用孩子给自己实现梦想,学校利用学生给自己打造业绩,而孩子的正常情感需求变成了奢侈品,很多孩子生活在压抑苦闷之中难以自拨。
家长和老师们,请多给孩子一些理解、一些关爱,让他们多一些健康而美好的情感体验。成人的内心往往是粗糙而僵硬的,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在孩子心中引起惊涛骇浪,教育者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宽容而温柔地对待孩子。
当然,不是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在生命的早期要温和优雅地引导,循序渐进地训练,按照他们的生长节奏逐步成长壮大。大树能抵抗狂风暴雨是因为它有强大的主干和根系,孩子能抵抗挫折失败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心理支撑和情感依托。
二、心志的高度。
人生苦难本多,人要走得好、走得远,必须有理想的指引和信念的支撑。在这个娱乐化、功利化的社会里,理想和信念已经缺失得太多,人们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垃圾包围,生活在被贪欲、偏见、陋习、短视困住的自我桎梏中。理想与信念也只是出现在纸上的口号,现实中充满功利和自我的迷雾,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更是迷惘而盲目的,他们无法看见更好的世界和更美的未来。
古人读书志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今天读书的孩子被灌输的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一个给的是信念的灯,温暖而明亮;一个给的是杀伐的剑,残酷而凶狠。
一个人在理想的光亮之下前进可以负重可以艰难,他能在希望之中坚持奋战;一个人在冰冷的黑暗之中拼杀难以坚持太久,极易苟且沉沦然后绝望扭曲。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必须高于现实。教育的矮化导致人的矮化,人生若只有生存的压力而没有梦想的召唤怎能走好走远。
当你觉得“人生不过如此”,你还会成长吗?你还会有幸福吗?那只是浅薄庸俗者的无知感叹,而真正的人生有无穷的奥秘,有无数的可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让葆有无限纯真和活力的孩子们见识到,人生不只眼前所见的苟且,还有理想的国度与灵魂的净土。心志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而价值观念不是说教的,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潜移默化生长而成的,但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这种生长环境?
三、理性的深度。
人最尊贵的是拥有理性,他会思考、会判断、会选择、会创造。而今天的人们在信息洪流的席卷之下,太多人已经丧失了理性的思辨能力。
从建国初期的盲目排外到改革开放的盲目崇外,从阶级斗争政治第一到金钱崇拜经济至上,从一味信仰专家到群起拍死砖家,从减负文件满天飞到校外辅导飞速发展,从教育检查验收年年有到学生素质发展无人问,处处充满荒诞的悖论。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上好学校成了千家万户的最大目标。本该慢慢培养习惯、引导兴趣的中小学教育,变成抢时间高强度的机械训练,过度消耗透支了尚在发育的心理和身体资源;而身体和心理素质发育完全,本该奋发图强、研究探索的大学阶段,变成游戏、恋爱的休闲时光。如此种种,与科学和理性精神背道而驰。
孩子同样受到非理性的教育,非黑即白,非成即败,失去了天真自由的想像力和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有这样思维的孩子最容易走进困境,走进绝路。
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推崇军事化管理,要把孩子训练成军人。军人当然是一项神圣光荣的职业,但是军队需要的是纪律和服从,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它是捍卫和平的国家机器;而学校需要的是自由和个性,以培养想像力创造力,她是催生进步的人才园地。两者之别,显而易见!
四、期望的适度。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件事的成功需要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管成败,至少都能够做自己。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学习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要触及学生的内在心灵,激发其潜藏的发展和生长的本能,而非强加于人。让人自然地成长,长成他能够成为的样子,至少他愿意走在成长的路上。过度的期望会让人不堪重负,会让人感到失去自由,失去意义,从而失去自己。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享有阳光雨露,自由安全地生长,永葆天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信仰真善美的力量,探索人生的奥秘,体验生命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长数学》】
【扫描二维码,加作者微信】